7月1日,我市举行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交流会,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处处长申小军及相关领导,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省自然资源调查所及娄底市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同志、涟源市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涟源市副市长黄和平主持会议。
交流会前,涟源市自然资源局、省自然资源调查所、湖泉镇等单位在湖泉镇石狗村燕子组中风险地区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演练中,各小组迅速响应,20分钟内完成集结并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30分钟内顺利完成交通疏导,60分钟内完成避险转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锻炼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熟悉了转移避险的关键环节,提高了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极端条件下的救援能力,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意识。
在随后召开的交流会上,申小军等省、娄底自然资源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市双控体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对下阶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所的相关专家展示了涟源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成果,省自然资源厅事务中心通报了“点面双控”工作检查情况,涟源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同志汇报了相关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隐患点精准管控、风险区科学预警”为目标,构建了“识别—监测—管控—响应”全链条双控体系。在隐患点排查治理方面,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域精细化调查,累计完成368处隐患点的动态更新与分级分类,对54处重要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隐患点落实“群专结合”监测措施。在风险区划定上,依托地质环境大数据和气象水文模型,完成 362个风险区的科学划定,明确风险等级与管控重点,实现防治工作从“点上排查”向“面上防控”的转变。
来源:涟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黄超 王雪妮 实习生 严灏鑫
编辑:吴一夫
本文为涟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