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过
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时段
很多青少年为了“避暑”
选择去湖边、堰塘、水库等地玩耍
除玩水、踩水、洗澡外
部分大学生还对山中
无人看管值守的“野钓”场地很感兴趣
这些行为的背后
都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近期
全国已发生多起溺水事故
案例一
5月8日下午,浙江天台,环卫工人刘晓明正在沿岸清扫卫生,忽然听到了一声短而急促的呼叫,他一抬头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水中挣扎,便赶紧往落水者的方向飞奔,连外套都来不及脱便立即跳入湖中,将孩子救起。
案例二
5月8日,广东汕头,一男孩玩水时不慎落水,不停在水中挣扎!
危急时刻,铜盂镇城监队队长吴泽佳与家人路过时看到这一幕,来不及除去身上衣物便跳入水中,将男孩救上岸。
案例三
5月3日,山东淄博,一名男孩不小心落入水中,孩子母亲过去营救同样落水。眼见母子落水,在一旁的王龙本能地去救援,落水母亲被营救上岸以后,他又去救落水男孩。
经过一番努力,他将孩子高高举起,孩子获救了,他自己却跌入深水区,等到被救起的时候已经不幸溺水身亡,用生命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托举。
案例四
5月2日,广东陆丰市湖东镇发生一起群众意外落水事故。据查,湖东镇宁光社区居民林某(女,38岁)趁天晴,带着自己的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期间一孩子不慎落水,林某和其他3名子女情急之中救援时先后落水。
事发后,当地立即组织各类救援力量开展救援,以最快速度将落水5人救起,其中最先落水者陈某获救无受伤,另外4名落水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年年都提醒
但年年都有悲剧发生……
让人痛心不已
为避免悲剧再次出现
这些防溺水知识
请广大家长务必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01
防溺水“六不准”措施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02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脚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03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04
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
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对所在水域情况并不了解,有些水域看似平静,但水下经常会有漩涡、暗流,容易发生意外。
2.野外人员稀少,野外水域无人看管维护,夏季又是雨水高发期,土壤松动,在岸边玩水、垂钓极易滑入水中。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施救。
3.野外水质污染也比较多,游泳难免会喝水,对身体难免有害处,有过敏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到这样的水域游泳。
严防溺水
一刻也不能松懈!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
才能减少安全隐患
“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吴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