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 戴安源委员的发言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产业。涟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与湘军的特殊渊源关系,借力湘军品牌、深度挖掘人文底蕴,锻造旅游产业的湘军文化灵魂,才能真正亮出自己独特的旅游名片,实现旅游产业质的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一、湘军是与我市渊源极深并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品牌
(一)我市是湘军始源之地,曾经湘军名将云集,现存湘军故居及古建筑遗存丰富
曾国藩奉旨办团练之初,就是罗泽南、李续宾在杨家滩招募团练整训勇营而组成的湘勇部队。这支湘勇在罗李率领下援江西出湘作战时定名为湘军,这就是湘军之名的由来。罗泽南是湘军的第一位统领,有“湘军之母”之称。李续宾既是罗泽南的学生,也是罗泽南战死武昌之后,接任的湘军第二任统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湘军,罗泽南的学生、部下后任总督、巡抚、提督、总兵者多达百数十人。在《清史稿》立传的44位湘军将领中,涟源有李续宾、李续宜、刘连捷、李光久、刘岳昭、萧启江、萧庆高、萧庆衍、周宽世、刘腾鸿、刘腾鹤、李杏春、萧意文、谢邦翰等14人。其他六品以上副将参将多达千余人。可谓千将云集,湘军故里。境内现存的湘军名将府邸有40多处,尤以杨家滩最为集中。现有建于清康熙年间二十多位大夫并出的刘氏湘将祖居地——老刘家(杨市镇),云贵总督刘岳昭的存养堂(杨市镇),安徽布政使刘连捷的师善堂(杨市镇),湘军创始人之一、浙江巡抚、湘军第一猛将李续宾的锡三堂(荷塘镇),直隶知州刘腾鸿的馀庆堂(杨市镇)等九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湘军名将故居,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向世人展示着昔日乡间候府的独特魅力。
(二)湘军已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湖湘文化标志品牌
湘军的士兵虽都是朴实的山农,但它的将帅乃至营官,绝大多数是书生将兵、进士、举人、秀才领导的这支部队,既有铁的纪律,又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某些优秀的精华,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这也是湘军以鼎盛期不足20万的兵力打败太平军100多万军队的奥秘所在。湘军第一统领罗泽南在统兵之前,在今杨市荷塘一带讲学近20年,是晚清的理学大儒,著作丰富,著述的《小学韵语》发行遍及全国,是儒家经世致用派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教学有方、文武兼修、弟子云集,以致人才辈出。后来湘军中的许多名将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是最早用传统文化灌输湘军、武装湘军,并用国学经典打造湘军战斗力的儒将,是湘军创始人之一和近代湖湘文化的标杆人物。湘军统帅曾国藩也是儒学大家,其著述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他与其他湘军名将有诸多著述收入《湖湘文库》。湘军将领转任地方文职官员的也有很大比例,在晚清曾出现督抚半天下,提镇遍全国之盛况。今天客观地审视湘军的战斗力分析湘军与太平军的斗争,更像是孔教与拜上帝教两种不同文化取向的较量。在湘军遣散之后,这支部队的将帅官兵及其后人在捐资兴学和兴办地方公益事业上多有义举,对后世湖湘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有学者评价:湘军开创了地方军事力量成为国家军队的历史新局面,也在近代史上首次打出了湖湘文化的鲜艳旗帜,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走向,是晚清历史锻造的一个闪亮的文化品牌,是近代湖湘文化崛起的标志。湖南自此有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壮语。由湘军精神内化而来的“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湖南精神,激励着今天体育湘军、电视湘军、文化湘军的茁壮成长,彰显了“湘军”品牌强大的文化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湘军”品牌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近年来,涟源周边县市均在挖掘和利用与湘军集团相关的文史事物、大打湘军品牌。这股湘军热,既是扩大湘军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喜事,又给我市利用湘军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二、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借力湘军品牌的战略思考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既要通过旅游的发展挖掘和保护文化内涵,又要通过文化创意提升旅游吸引力和价值,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涟源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锻造主题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品位,获得可持续的长久发展。
(一)深度挖掘和保护我市独有的湘军始源文化元素,打响湘军文化品牌
一是站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高度,搜集整理罗泽南讲学及与李续宾兴办团练的相关文史资料,编印相关儒家经典与湘军文化特色的图书,揭示儒家文化与湘军崛起的文化渊源。二是组织整理湘军集团名将名人文史资料,尤其是我市湘军名将的相关史料和历史遗存,搜集整理我市流传民间的有关刘家军、萧家军、周家军、李家军、毛家军等湘军家族部队的战斗故事和趣闻轶事,形成鲜动而完整的湘军故事集锦,并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表现产品,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三是精心修复杨市核心区湘军名将故居群,提升乡间候府游览品质,向游客提供丰富的历史实物感受景点和历史人物完整而鲜动的生平事迹展示。为游客展示一副丰富的湘军文化历史画卷。增强游客对我市湘军品牌的认同感。
(二)以杨市古城区为核心景区保护和开发建设湘军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湘军故里品牌
一是切实抓好杨市湘军文化商业街的开发建设,融合古城风貌,建设好一个湘军人物及文史资料陈列馆,一个湘军文化广场及适度规模的游客接待中心,提高旅游承载能力。二是疏浚城区河道、修复孙水河古码头、改造两岸景观、营造优美的水乡水景,新建一个高标准的现代亲水平台,投放适量游船,提供沿水路参观两岸古建筑群及湘军名将故居的服务。三是恢复与适度改造古镇古街古巷风貌,开发相应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和地方特色小吃饮食及湘军水火席特色餐饮等服务项目。满足游客寻古访旧探寻历史踪迹的文化体验心理需求。
(三)借力湘军品牌,丰富旅游产品,倡导大旅游概念
依托湘军文化内涵,整合以杨市为核心的南部大龙山和北部湄江的优质自然景观资源,统一对外宣传推介不同旅游产品,实现既能引人来游,又能留客停留。将各具特色的优质景点与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结合,将湄江地质公园之奇、飞水漂流之险、徒步龙山之乐、白马湖湿地之静、乡村旅游之美、药文化养生之福等作为不同旅游线路的主题内容融入湘军文化,围城文化等人文内涵。推出一日至多日不等的精品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
三、对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把湘军文化作为我市的文化名片打造。湘军文化是我市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要精心打造好湘军文化名片。建议以杨市镇湘军古建筑群为核心,规划好湘军文化旅游路线,精心建设湘军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将湘军元素群串联起来形成整体形象。形成街上有湘军将领雕塑,街道有湘军元素名称的浓厚湘军文化氛围。
(二)加大湘军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对于我市这样一段丰富和灿烂的历史,我们要认真组织专门研究力量,澄清全市湘军将领底子,和重要文物底子,深入的研究,充实湘军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建议市级财政将湘军将领的古宅保护经费列入预算,同时规划好重点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制定好古民居保护维修方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缮;挖掘整理湘军将领史料、故事、传奇,为湘军陈列馆布展打基础,为旅游开发提供文化支撑。
(三)以湘军文化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湘军文化是我市特有的优质文化资源,更是发展我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建议从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湘军文化特色为龙头,积极开展多点宣传,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旅游专辑制作、网络评选等方式,有广度、有深度的对内、对外宣传,塑造涟源统一的文化旅游形象。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职务
杨市镇政协联工委主任 党派 中共
界别 农业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