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力发展旅游、医疗、养老三元一体养生产业的建议

编辑:石成 2016-03-16 11:58:07
—分享—

副标题:—— 李海日委员代表民盟涟源市委的发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词,养生行业逐渐作为一项产业受到国内外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市与健康养生相关的旅游业、生态农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快速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发展旅游、医疗、养老三元一体养生产业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一、大力发展旅游、医疗、养老三元一体养生产业的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实践。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供给促改革、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旅游、医疗、养老三元一体的养生产业,契合了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二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养生产业是一项提升市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潜力产业,对促进我市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地区特色,实现城市社会、环境、文化和人的跨越性发展都将产生重要意义。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的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就必须增强人口素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养生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预防性、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对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二、我市发展旅游、医疗、养老三元一体养生产业的优势及基础条件

  一是自然资源丰盈富余。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拥有湄江国家地质公园、龙山国家森林两个“国字号”品牌;森林覆盖率高达42.15%,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地处东经111°33′-112°2′,北纬27°27′-28°2′之间,正处于有利于成长发育和长寿养生的优质生存区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17.3℃左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凉舒适、舒适、热舒适三个等级,空气湿度适宜。有药用植物资源有1400余种;土壤作物营养丰富,耕地富含硒、锌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

  二是基础产业发展良好。旅游业、生态农业、医药生产制造业是健康养生产业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市这些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农业来势喜人,古塘的枫木贡茶,杨市的孙水河谷葡萄园、蓝莓基地等生态农业品牌逐渐形成。医药生产制造业稳步前进,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品种20多个,回春堂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已经形成规模。

  三是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我市位于湖南省的几何中心,是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内城市,为湘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三条高速在境内交汇并设有10个互通,总里程150公里,已形成“一纵(安邵)二横(娄怀、长韶娄)”的高速网络,龙琅高速即将建成;沪昆高铁经过我市,娄邵铁路高铁站近在咫尺;是湖南省十大精品旅游干线重要组成部分,这使我市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四、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积极引导协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发展。建议成立协调旅游、医疗、养生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产业发展所需的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设施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好养生产业发展重大问题、重点项目的领导、协调工作。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养生大道。尽快修建二广高速到湄江入景高等级公路;建议从二广高速白马段修一条高等级公路直接进入龙山,把两个“国字号”公园连为一体,将其建成一条养生大道;建议修建龙山至娄邵铁路娄底北站连接线;完善两处“国字号”公园其他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基础设施。

  三是积极对外招商,引进优强企业。加大招商工作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强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社会办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护理、康复、保健、疗养、体育健身、商业健康保险机构等企业和项目,鼓励国际知名品牌管理公司参与龙山养生产业的管理。

  (二)打造品牌,全力推进发展

  综合开发利用我市生态、气候、环境、文化等健康养生资源优势,在龙山、湄江各建一处规模较大、功能齐全、品味较高的休闲养生基地,在周边引导建设一批小型休闲养生基地。

  一是大力推进休闲养生。发展避暑度假养生,利用龙山、湄江气候凉爽的特点,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形成避暑度假到涟源的概念。发展健康养老,依托龙山、湄江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中药文化,把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服务。发展美食养生,以现有的桥头河博盛生态园、孙水河谷葡萄园、包围山生态农庄等为基础,建设一批餐饮与垂钓、采摘、拓展训练相结合的特色农家乐,把我市办成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的“公共食堂”。

  二是大力推进滋补养生。我市有许多品质优良的特色农副产品,如北部的黄鹂芽茶、古塘的天然蜂蜜、湘中黑牛肉等,要充分发挥优势,招商引资,多上项目,打造具有降低“三高”、增加粗纤维、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系列药品和保健食品品牌。龙山周边乡镇有着种植中药材的优良传统,品种多,产量高,可依托这一资源,选择在山谷地区建设以休闲养生为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着力发展药膳保健产品。孙思邈曾在龙山活动二十多年,并在此撰写医学巨著《千金方》,登山拜谒药王和来此健康养生者络绎不绝,应进一步挖掘龙山中医药文化,完善硬件设施,把龙山打造成全国闻名的中医药养生胜地。

  三是大力推进康体养生。充分利用龙山、湄江海拔高,地形险峻的优势,组织引导举办攀岩节、低空跳伞赛、山地自行车、户外露营等有品牌的活动,着力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入涟建立山地户外运动健身基地(中心)。在湄江、白马湖、涟水河、孙水河等河流湖泊水面资源富集的地方,以飞水漂流,杨市、桥头河龙舟赛等水上运动为基础,根据不同水域特点大力发展漂流、水上乐园、垂钓、皮划艇等水上运动,把我市建设成有较大影响力的水上运动基地。

  (三)出台政策,保障全面实施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加大对我市养生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市旅游建设投资公司为平台,对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以采取创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事中事后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方式,重点支持我市养生产业所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形式进行直接融资。

  二是加强用地保障。做好我市养生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列入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并优先在产业规划中落实用地布局;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养生产业,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产业项目可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加大对保健、护理、运动咨询等人才的培养、培训,对产业企业高管人员和核心技术人才,在户籍、子女就读、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鼓励执业医师和护士到社会办医疗、养老和健康管理、护理、康复、保健、疗养等企业和机构服务。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职务

  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涟源市委主委、市供销社监事会主任                              党派 民盟

  界别 民盟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