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朱治国同志曾说过“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用权为民”是他一生都在不断践行的自我要求。
知权从何来,方懂为民谋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论位置多高、权力多大,都要记得权力来自人民。党员干部必须把权力视为义务与责任,秉公用权、为民用权,想人民所想,思人民所思,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张被标记了很多村名的地图见证了朱治国“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他一直全身心扑在事业上,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牢记自己公仆的身份,真正做到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和检验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真正为人民用好手中的权。
明权为何用,方解名缰利锁。能否正确的对待权力,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官德优劣的试金石。坚持为人民用好权,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朱治国在任期间,总是满怀赤诚、勤奋敬业,“愿当基石、善当伯乐”,坚持恪守做事准则,坚守为官底线,公正谨慎用权办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员干部的“指南针”,不同的权力观会塑造不同的干部,它不仅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形象威信、单位建设发展的前途命运,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晓权承何重,方能明鉴初心。行使权力,不能光靠决心和热情,还必须以理想信念筑基、用自警自省修德、靠制度机制约束。朱治国在工作中的“零污染”,成就了他和他分管工作的清风正气,他没让亲友们“沾”自己一点“光”,却让人们在谈论他时钦佩不已。他永远敢说真话,永远知道劲儿往哪儿使。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不断强化公仆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通讯员 刘江)
来源:涟源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