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涟源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涟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易专 编辑:石成 2022-11-27 12:28:05
时刻新闻
—分享—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涟源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涟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易专

团结奋斗鼓舞人心,壮阔征程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站高谋远、举旗定向,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新时代的宣言书、新征程的动员令。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成就辉煌、彪炳史册,引发豪气;新思想洞察深邃、引领未来,激发志气;新征程蓝图宏伟、催人奋进,焕发士气。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将组织全市政法干警原原本本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涟源、法治涟源、善治涟源。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扛牢职责使命。政法机关是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一是树牢政治意识。牢牢把握政法工作正确方向,在全市政法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二是严守政治规矩。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带头做到“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刻领会党章修正案主要内容,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健全完善政治轮训、政治督察、协管协查等制度机制,不折不扣做到服从指挥、令行禁止,确保政法队伍永不变质。三是增强政治能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党委政法委员会作用,注重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推动党管政法工作体系更加规范运行。

二、夯实法治根基,全力服务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是提升法治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执法司法产品,持续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加大企业涉法问题协调解决力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深化乡村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培养工程,切实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司法改革力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在更高起点上构建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坚持防范风险,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是提升安全稳定水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完善各类风险隐患滚动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深化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常态化组织开展排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行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二是持续深化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情指勤舆督”一体化警务机制建设,有效发挥天网、农村“雪亮工程”、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作用,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模式,倾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感。

四、提升治理效能,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完善上下贯通、全域联动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做优“屋场会”品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二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持续推进涟源先锋万人大夜巡志愿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到“最小管理单元”、到“作业面”,构建形成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来源:涟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易专

编辑:石成

本文链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646655/69/120883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