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老伯的蔬菜园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李晓丽 编辑:吴一夫 2021-11-02 10:36:55
—分享—

国庆长假如期而至,到处都沉浸在普天同庆的欢乐之中。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着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那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我相信即使听过一千遍,传唱一万年,也不会让人厌倦。它是时代的音符,永恒的经典。

这个国庆有点热,没有旅行,也没有加班。家宴之后,随心漫步来到桥头河蔬菜基地。已经有几个月没来了,再次走到这里,池塘的莲蓬已经枯萎,一群鸭子从莲枯间游过。白鹭在基地低空翱翔,一会儿又在另一低洼处降落,盯着跟前的一片水坑,像在觅着食。新修的风雨桥将蔬菜基地分成东西两处,河的两岸是宽阔的田埂,形成蔬菜公园沿河风光带。清风徐来,家门口的小风景让人倍感身心舒畅。

111.jpg

跨过风雨桥,就到了另一个村庄。这一片菜地,与桥头河蔬菜基地连成一片,规模可不少。远远看到一群乡亲在地里收拾着蔬菜,有的在搭着菜架。路边坐着一个老伯,我好奇地走了过去,原来他是这个基地的技术顾问。

我走近和他聊了起来,生活总有意外的惊喜。老伯跟我介绍,他是桥头河蔬菜基地的技术顾问,空闲时到地头监监工,指导菜农工作。他说来这里快十年了,见证了蔬菜基地从无到有,攻克了喷灌、除虫、抗冻,土壤硒化等种植技术难关,领头建设了水道、风雨桥、智能化大棚建设等基础工程。他也亲眼见证了一些网红项目如“甜叶菊”、“芦笋”、“人参”等投资打了水漂,只有这片蔬菜园,一直周而复始。言语中透露着他对农村利用自身资源发展产业的思考。他一年四季几乎都在这片蔬菜园里,悉心照料,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我的蔬菜园”,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222.jpg

老伯伯也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干过狱警、当过司机、开过水果店,再到现在的蔬菜园技术顾问。他感慨人生就是这么几个切换,转眼就看着自己老了。他跟我回忆着过往。他说小时候喜欢画画,拿烧着的木棍作画笔。我惊讶这种特殊的画画工具,那烧着的木棍,吐着火舌在墙壁上游起,用这样的笔画出的画一定赋有更多的灵气。

说到墙画,我想起现在很多乡村流行的“网红墙”,我跟老伯说,蔬菜园也可以这样装饰得更加漂亮。他说:画画是我年轻时喜欢做的事啊,那时候穷,没有深入研究,现在画的少啦。他说我建议的网红墙,这主意好,但他已经老了,需要有年轻人实实在在去做。

333.jpg

跟老伯伯聊天意犹未尽,让我对这位十年如一日地爱着这片土地的人肃然起敬。回家的途中,我眼前浮现出一位墙画少年,正在一面洁白的矮墙上挥舞一支火红的笔,火花闪处,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田园山色。

作者:李晓丽,涟源桥头河人,爱好写作。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李晓丽

编辑:吴一夫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