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 明 哀 思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张礼林 编辑:石成 2017-04-10 08:23:23
时刻新闻
—分享—

  朋友不知父亲已过世了,前不久从湖北归来,还特意给我带了两包湖北产的黄鹤楼牌香烟。香烟并不是我所爱,但它曾是我父亲的最爱。父亲爱抽烟,朋友们从外地出差带回来的地方产的香烟,我都会来者不拒,然后带回去孝敬父亲,让他和那些老哥们儿去边抽边侃。父亲已驾鹤西去,现在烟归何处?把玩着香烟,泪水无声地滑落,无限哀思涌上心头……

  父亲是因恶性脑肿瘤医治无效而逝世的,逝世时还未满56岁,生病到逝世前后还没有一年的时间。走得那样匆忙,以致许多时候,我认为父亲的离去只是一次远行,他还会回来的,还会叫着我的小名,还会做我爱吃的米糖和糍粑,还会抽我捎给他的香烟,喝我买给他的老酒,品我带给他的茶叶……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幼年丧父,中年丧子。他的一生又是乐观、坚强的,当父亲40岁的老母生下他不久,他的父亲就因病离开了人世,上世纪50年代初期孤儿寡母生活的艰辛不言自明。父亲曾用一桶全是筷子长的鲫鱼来抵一学期的学费,以不让他读书就砸破老师的锅相威胁来争取读书的机会,即便是这样聪明而淘气的父亲也只能是勉强读完高小。11岁的他就不得不跟着成年人给生产队放牛挣工分,来养活自己及年迈的母亲。父亲也就是在那时迷上抽烟的。父亲说放牛时,那些成年人没事的时候就逗他玩,让他抽叶子烟,叶子烟又呛又容易让人上瘾,一来二去父亲就上了瘾。

  父亲生了6个儿女,因当时医疗条件限制,只有第一个和最后两个活了下来。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父亲不惜一切代价供我们三兄妹读书,鼓励我们一定要跳出“农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农村家庭靠着几亩薄田一年要承担1万多元的学杂费,在今天都是许多农民不敢想象的事情。父亲为了我们的学费起早贪黑劳作,为了我们的学费甚至借过高利贷,还几次戒了心爱的烟。事后父亲给我们讲了戒烟的笑话:有人说戒烟时,想抽烟了就吃冰棍,可是试了好多次,冰棍就是点不燃。现在想来,那时父亲戒烟该是多么难受。

  46岁的父亲,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中年丧子。大儿子的英年早逝,让父亲又痛又悔,一夜间头发白了大半,仿佛苍老了10岁。贫困没能击倒的硬汉子,丧子之痛让他颓废了好几年。那时父亲又开始抽烟了,并且抽得更凶了,除了睡觉之外,可以说是烟不离手,他想知道烟消云散后忧愁还在不在?

  随着我们兄妹参加工作,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施行,我家庭经济条件渐渐好转,父亲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逢年过节回去前打电话给父亲,问家里需要什么,父亲总是憨憨地说家里啥也不缺,给你娘买点吃的,给他买条好些的烟和一些茶叶就行!父亲所说的好烟绝不是“芙蓉王”,更不是“和天下”,前几年指的是盖白沙,后来也就是精品白沙。

  父亲从湘雅医院回来后,曾有半年时间的暂时好转假象,父亲认为已经完全治愈了,竟然用我们给他和母亲的生活费去买了一头耕牛,说是下半年要给人家犁田,他和母亲要自食其力,说他治病让我们在经济上已元气大伤了,不能再给我们添负担了,还说俗话说得好“宁愿添一斗,不能添一口”。天气好的时候父亲就去放牛,或是拿着手网去小池塘打鱼,并几次要母亲把他打到的小鱼用油炸了给我送到城里来吃……

  给父亲的最后一包烟是同事去澳门旅游后带回的一包澳门牌香烟,那时父亲已经因肿瘤细胞扩散压迫视神经而双目失明了,但他依然乐观,每天都用颤抖的手摸索着坚强地吃两碗米饭,喝那些难以下咽的中药,寄希望于现代发达的医术能够治愈他的病。当我告诉父亲那是澳门产的香烟时,他还说等他的眼睛好了也要去香港、澳门游玩……

  父亲,春暖花开了,天国也有小池塘吗?父亲,天国也产香烟吗?父亲,您安息吧!我会好好的照顾母亲,让她不感到孤单寂寞!父亲,清明,我会带着您喜爱的烟、酒、茶来看望您!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张礼林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