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找《茶黄色的泪痕》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 风 编辑:石成 2017-03-15 16:56:08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春节前的某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梅国华,在市委统战部和民盟涟源市委等相关领导同志的陪同下,代表市里四大家领导前来看望我。在小坐的片刻中,他仍然一以贯之地称呼我为“老师”,并向他的陪同人员介绍,他当年是怎样去文化馆寻找我的。

  此时,我便想到,从那时到现在,已三十多年过去。目前,他已是前不久因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墨雨》而知名全国的作家“莫美”了。

  因而,我便接过话茬,惭愧地对他说:“‘老师’二字,我愧受了。但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某年的一个热天,我从当时的市农委主任熊松泉家出来,在传达室隔边的一个小巷内碰到你,对你说过,你的文笔不错,我已将你的《茶黄色的泪痕》发表在即将出版的《沃土》头版头条了。”

  他说,他也记得的。

  于是,他向陪同人员介绍了“茶”文的故事概梗,并略带遗憾地说,也可以收入他以前出的小说集的,只可惜现在找不到当时的原文了。

  这样,我就告诉他,在我的旧藏资料中,是还可以找到那一期《沃土》报的。

  ……

  春节期间,我终于找到了那期叫“青年文学专号”的《沃土》,并且于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送到了市人大办公室,请其工作人员转交梅主任。对于我来说,也完成了一件对作家“莫美”的承诺:为他找到了他的处女作。

  但从此,我的心潮却一直滚滚难平:看到《沃土》的“青年文学专号”,我就想起了我那时的工作,和为其进行辅导的那一群青年文学作者……

  1975年4月,我调入市文化馆任文学专干。那时正是文学的荒漠时代,接触的业余作者,只是“文革”前的几位同志,和几位老三届的、正在当工人的知识青年。直到1979年国庆30周年时,才正儿八经地出了一本叫《涟河》的十六开文学专刊,这样,才使涟源的文学爱好者们,终于有了一本不定期的文学刊物。

  1984年,涟源市文联成立,我成为唯一的专职工作人员。但我已离开文化馆——当然也离开了《涟河》。于是,我创办了文联的文学小报《沃土》,并请著名作家萧育轩为其题写了报头。以后,四处拉赞助,出《沃土》,发稿费,并且每年年底,都联合文化局或文化馆,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给各种文艺作品评奖、发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打倒“四人帮”已十个年头了。文学艺术的春天早已到来。涟源文联的这种具体工作,当然是给涟源的这种春天推波助澜了。

  就当时文学创作而言,难分先后地有梅国华、龙红年、吴中心、贺辉军、蒋昌起、颜毅邨、肖有亮、李秋华、李猷勇……一批青年人,在《沃土》(后改名《涟源文艺报》)上发表文学作品,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有的,还坚持下来长达三十余年了;有的,已大有成绩了。

  如梅国华(莫美),三十年后以长篇小说《墨雨》大获成功、蜚声文坛;龙红年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吴中心,作品众多,为在籍涟源人突破了《人民文学》;贺辉军,出了两本儿童文学长篇,又出了一本反响热烈的抗日战争题材长篇《血沃梅山》;蒋昌起,出版了反响热烈的以毛泽东少年生活为题材的长篇《乡关》……

  所以,我在想,我尽力去寻找《茶黄色的泪痕》,不仅仅是帮“莫美”的忙!其实质,是我在努力寻找一种感觉、一种氛围、一个时代、一种历史……

  三十年,够磨炼人的了。聪明、智慧坚持者,终于以优秀答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也就是说,当年撒播在“沃土”里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成长成林、开花结果、大获丰收了。而《沃土》也真的成了“沃土”!这都是十分令我欣慰的。

  面对此,我就不免要为李猷勇惋惜了。他本一出道就成功了:有短篇小说入选《小说月报》,这是许多文学作者梦寐以求也难以达到的水平!可惜,他后来不写了,而且,也不再到文学界来露面了。我常想,如果他也努力坚持三十年的话,他的文学创作也应是不错的!

  当然,他们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作为一个曾经也是“文学青年”的我来说,已年近八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都已无用了。我借寻找《茶黄色的泪痕》的机会,特地说了些感慨的话,希望对某些后来者,还有些不错的意义吧。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 风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