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力量,在党徽下凝聚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乐根 杨卫星 刘勇博 编辑:石成 2016-08-28 16:01:02
—分享—

副标题:——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党的建设回眸

  

 

  市委常委会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五年来的涟源大地,改革深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五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市始终以“狠抓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用发展的思路统一认识,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抓队伍、强班子、打基础、聚人才,全面从严治党迈出坚实步伐,为我市实现“加速转型,奋力赶超”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固本培元、强筋壮骨,紧紧扭住夯实基层基础这个“牛鼻子”,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在基层一线深耕厚植

  思想建党取得新成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推进52个专项整治项目,整治“四风”问题成效明显:会议减少33%,文件减少29%;全市“三公”经费同比减少716.7万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金额280.7万元。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深入开展“一进二访”活动和精准扶贫工作,采取“543”模式带动各级干部结对认亲30021对,投入帮扶资金2900多万元,帮助解决具体问题2568个。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我是党员”主题教育,该做法已在湖南日报、娄底日报等媒体上刊发,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基层组织建设激发新活力

  建章立制,约束硬起来。一是着力制度完善。对农村党组织主要完善“三会一课”、“双述双评”等八项制度。二是推进制度创新。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数项基层党建相关制度,如《村定补干部管理办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办法》等。三是确保制度效果。市委组织部统一印制便民服务、组织生活、村民议事、“四议两公开”四种记录本下发至1861个基层党组织,并督促基层党委每季针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一次督查,列出问题清单,抓好制度执行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制度落实地生根。

  完善阵地,功能实起来。通过持续努力,市乡村三级累计投入近2亿多元,实现了908个行政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投入2600多万元改造升级18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提高到400平方米;采取以奖代投方式推动20个乡镇办事处机关和47个群众工作站“五小”设施全部提质升级,把关心基层的各项要求体现在细微处、落实在行动中。

  建强班子,责任担起来。一是选优训强。206名思想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在换届时选配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实施“领头雁”工程,共轮训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3632人次。二是管理到位。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村社区干部。三是开展整顿。2014年以来,针对251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

  规范事务,民心聚起来。一是持续加大保障力度。5年共投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3亿多元,从2012年村均6万元提高到目前村均8万元,2015起分别拿出270多万元和110多万元为村定补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和小额团体保险。同时,为乡镇配齐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和3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为基层党建提供人员和智力保障。二是深化群众工作组工作。每年抽调精干人员组成950个群众工作组,每月固定3天时间进村集中工作,共发放《便民联系卡》35.8万张,走访群众15.5万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550多条,排查矛盾纠纷8800多个,解决实际问题5850多个。三是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社区服务“红色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推动机关5220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实事1800余件。四是深化村级财务管理。共完成223个重点信访村的财务清理,查处违纪金额254.5万元,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村干部54人,从根本上化解了基层信访难题,维护了基层稳定与发展。

  

 

  市委书记谢学龙(右二)在杨市镇龙凼村调研党建工作

  党员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严控数量,把好入口。坚持政治标准,严格要求,规范程序,防止“带病入党”,2013年以来共新发展党员1786人,数量得到严格控制。

  加强管理,亮出身份。率先在我市龙塘镇试点“农村党员挂牌管理”,实行积分制星级制度,在党员家庭门楣挂出岗位牌,亮出星级。

  从严处置,畅通出口。在2015年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整治中,全市一共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559名。《党建研究参考资料》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着重推介。

  弘扬先进,凸显关爱。五年来市一级共计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489个,优秀共产党员497人,优秀党务工作者236人。市、乡两级普遍建立党内关怀帮扶专项资金,五年全市帮扶资金总规模达到400多万元,实现了慰问帮扶从临时性活动向制度化安排转变。

  党建述职评议步入新常态

  签字背书,全面承诺践诺。将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活动措施9个方面细化为29大项、108小项具体内容,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揭短亮丑,抓实述职年考。2015年述职现场共查找出问题65个,征求到意见建议103条;目前,65个突出问题已立行立改到位。

  从细处查,力求考实评准。采取正向指标与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细化考核内容,正向指标包括人财物投入、特色工作等共40小项;负面清单包括违规发展党员、群众性事件等5项指标。

  列出清单,严格问责问效。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坚持把问责的内容、事项、主体、程序、方式制度化、程序化,真正让党建工作述职成为“硬杠杠”。

  

 

  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建明(右三)在石马山镇雷锋村了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严实相济、管养结合,紧紧抓住干部管理这个“定盘星”,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在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标准、任人唯贤,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

  我市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了以德为先、群众公认、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干部任用前重视对政治品德、廉洁情况、群众公认的考察。在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基层工作的同志,认真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已批准晋升职务与职级871人;在乡镇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让乡镇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有奔头。把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察、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依法依规、公正公开,干部选任程序严格规范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及“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履行程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呈报和初始提名程序,坚持深入考察和广泛征求意见,坚持集体讨论和票决,坚持任前公示、试用期制和干部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近五年共公示703人,共有335名干部实行试用。

  创新机制、严格奖惩,领导班子和干部绩效考核更加科学

  市委通过深入调研,制订了科学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实施中不断予以完善。强化以发展识人,凭实绩论英雄的工作导向。对被考核单位和领导班子实行分层分类,横比看位次,纵比看变化,增强了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比性。通过上下互评、左右互评、内外互评,实现了评估由单向向多维、封闭向开放的转变。通过全面量化考核,对全市正科以上市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排名并评定等次,考核结果通报全市。

  着眼长远、备用结合,年轻干部培养卓有成效

  市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选派干部驻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挂职锻炼办法》、《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开展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一大批年轻干部在重点项目、在企业、在基层、在急难险重岗位得到了锻炼。大力开展争创“狮子型”团队和“狮子型”干部活动,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凝聚力战斗力强、执行能力突出、工作实绩显著的“狮子型”团队和一大批敢于担当负责、做事雷厉风行、勇于攻坚克难、为人公道正派的“狮子型”干部。我市连续6年作为湖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锻炼基地, 118名省直公务员先后到我市挂职锻炼。湖南日报以《涟源成为新进公务员成长沃土》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工作

  立足长远,用制度巩固干部监督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涟源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方法》,加大干部绩效考核力度。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和全委会、常委会票决干部制度。五年来,共全程记实登记416人,部门联审28批次。开展干部监督相关政策文件宣讲和专题培训,共培训8期936人次。进一步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出台《涟源市领导干部任期审查审计工作流程》等规范性文件,坚持“三年一审,凡离必审”制度,及时把审查审计结果转化为组织措施,作为干部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据。

  未雨绸缪,下好换届风气监督“先手棋”。为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我市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广泛宣传换届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发放换届纪律宣传图片6000多张、卡片25000多张,发放换届纪律有关文件、书籍1200余册。同时,加大了监督查处力度,成立了换届工作督查小组,加强对换届工作全程督查,选聘30名换届风气监督员,设立专项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受理换届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

  干部教育有力推进

  抓好了中央、省委、娄底市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了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提升了干部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市委副书记康昊宁(左三)为蓝田街道龙湖村基层党员上党课

  科学规划、输造并重,紧紧扣住人才工作这个“助推器”,不断推进聚才引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建章立制,构建了党管人才新格局

  正式颁布了《涟源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描绘了我市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十年宏伟蓝图。成立由市委专职副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多管齐下,统筹做好人才工作

  制定《涟源市引进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暂行办法(试行)》,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第一轮引进7名硕士研究生,初步解决了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开展了“涟源市第一届突出贡献人才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0名突出贡献人才和17名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娄底市“扎根农村基层优秀人才”和“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推荐活动,我市9人获得殊荣;制定了《涟源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科技专家制度》。18名市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18名专家人才,及时掌握联系人才的思想动向和工作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确保人才经费保障;分两批选派优秀企业经管人才到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培训了80人次,造就了一批“创二代”优秀企业人才。

  认识,在党旗下深化;思想,在党旗下统一;力量,在党旗下凝聚;号角,在党旗下吹响;行动,在党旗下跟进;成果,在党旗下闪耀。回首过去五年党建工作历程,跳动的是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奏响的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从严从实抓党建,驰而不息反“四风”,全市党建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正以坚实有力的步伐,昂首阔步迈向波澜壮阔的明天。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乐根 杨卫星 刘勇博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