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抢救濒危百年古建筑 珍藏永恒文化瑰宝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明华 编辑:石成 2016-03-07 08:45:19
—分享—

  湖南古民居建筑,是近代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真实地记载了唐代至晚清时期当地居民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湘军故居及其湘军文化精神,它是湖南从荒蛮到繁荣快速发展的有力证据,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蕴含了丰富的建筑价值与历史价值,这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娄底有湘军名将府邸100多处、廉政文化的代表乾隆年间“烧车御史”谢振定的乐恺堂等,这些建筑做工精美,规模宏大,单体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在全国极其少见,建筑时间至少在150年以上,已经达到了古民居的使用极限。因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原因限制,目前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梁架腐朽、砖石风化、墙体开裂、屋面渗漏、水沟淤塞等情况,部分建筑倒塌非常严重。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几年内将基本消失殆尽。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湖南古民居建筑,是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特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保护开发古民居,在组织、协调、技术等工作任务都很艰巨,特别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此必须要以湖南的层面,由政府组建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才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古民居,既要有历史的前瞻性,又有未来的可持续性,视野要宽,起点要高,必须由湖南省政府统一牵头,科学规划、统一开发。

  三是加大投入。省政府必须将古民居保护纳入财政预算,成立古民居保护修缮基金会,有计划地对古民居进行修缮。并在政府主导下,出台专项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民间资本保护开发古民居,可在项目上采取奖励扶持政策,对其资金直接投入到古建筑维修中的,可抵扣其所得税。

  四是挖掘文化。湖南独特的地缘环境和源远流长的风土民俗以及中原南下的儒家思想使之逐渐融合和发展,形成了影响湖南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湖湘文化。晚清湘军的崛起,又将湖湘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湘军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湘中地区又是湘军始源、千将云集之地,湘军崛起以后,湖南风起云涌,人才辈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肩负的使命与湘军虽不相同,但他们与湘军名将有着相似的成才之道,这都是忠君爱国、明礼守道、经世济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表现,是对湖湘文化、湘军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因此需要上级政府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开发湖湘文化及湘军文化。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明华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