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易少阳
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全市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大局,着力引人才、促就业、抓社保、保权益,统筹兼顾,协调促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躲不开、绕不过、等不得、拖不起的难题。如何带领全局系统尽快破解这些难题,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
一、调查研究,找准症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望闻问切是破解难题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情况摸透,把症结找准,解决问题才有目标和方向,对策建议才有现实针对性。
当前,社会保险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在调查研究中,一是要制定合理的调研方案。要选择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单位,进行集中调查。二是要讲究调查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有的可以召开座谈会,有的则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深度挖掘。三是要拿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对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看哪些问题是属于体制机制层面的,哪些是可以短时间内解决的,哪些是通过努力在较长时间能解决的,哪些是自己这个层面解决不了需要向上级汇报帮助解决的。在此基础上,形成情况详实,分析透彻,对策有力、建议可行的调研报告,转化为推动问题解决的现实力量。
二、勇于探索,创改结合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的蓝图职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如何破解人社工作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题,既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又要敢于创新,勇于改革。一是要更新发展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打破思维定式,在权限范围内的,尽快推动改革,需要上级支持的,及时报告。下大力气加快完善人社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理顺体制机制,简化办事流程。二是要突出解决重点。抓住了重点就是抓住了牛鼻子,破解难题要区分轻重缓急,讲求先行后续,注重从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最迫切的问题开始办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难点问题开始破解。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基金收支矛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将进一步强化基金清收清欠,采取日常催缴与重点催缴相结合的方式,对老欠单位、大欠单位采取领导分工责任制进行催缴。采取多种方式确保退休金足额及时支付。医疗生育保险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逐步降低自付比例,提高基金支付比例。积极争取中央、省、地资金支持,缩小基金支付缺口。探索改革统筹共济的方式,推进跨统筹区域医保关系接续工作。进一步推进“大医保系统”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切实提高医保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工伤保险积极完成上级分配的扩面征缴任务。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确保老工伤人员的工伤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加强工伤审查工作,规范协议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杜绝假冒工伤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做好发行过程中的各项服务。二要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解决劳资纠纷矛盾。注重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注重强化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注重加快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建设和仲裁实体化建设,提高举报投诉案件处理效率。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执法监察力度,通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提高用人单位守法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有效预防和遏制恶意拖欠工资行为的发生。三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序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招聘制度,规范人事管理,把好“入口”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招聘考试程序,确保考试安全。
三、加强学习,锤炼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塑造一支优秀人社工作干部队伍,就要强调学习,注重学习。要学政策业务,提高服务本领;要学法律法规,提高执法能力;要学行为规范,提高自身形象。一是对理论的学习要更加自觉。要切实认识到,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二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要更加敏锐。人社工作政策多,且变换快,作为领头雁,我将在形势任务发生变化、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时,及时领会、准确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成为学习典范,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三是对实践的学习要更加求真。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实践中学习研究,不断探索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找到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