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欣
习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关爱、关注、关心,也是我们打好扶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根据我镇情况,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用心体会,抓好落实。
一、深刻领会精神,增强发展底气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推进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破解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扶贫开发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我们要坚决杜绝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要深刻认识到做形象工程是不能实现真扶贫的。我市已被纳入全国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市,我镇在“十三五”期间,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底气,无缝 对接上级扶贫项目,积极筹资筹劳,补齐发展“短板”,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石马山奠定坚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镇情,明确目标任务
我镇现有扶贫村7个,目前正在实施扶贫项目的有4个,全镇扶贫户数1728户,6045人,占全镇人口的7.4%。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致富能力不强。贫困村的产业主要是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简单,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二是集体经济薄,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各贫困村缺乏支柱产业,又没有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运转全部依靠上级拨款,要保持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因公路、自来水、村级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20-40万元不等。巨额债务已成为各村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不便。四是财力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各贫困村村级卫生室极其简陋,教育设施陈旧,都没有综合文化场所,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十三五”期间,我镇的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改造硬化村组公路52公路,所有电网全部升级,兴修大小山塘43口、大小水渠5100米,修建综合文化广场7个等,到2017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达到小康水平。
三、坚持党建带动,推进精准扶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的指示精神,我镇将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最大效果。一是建强支部引领扶贫。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发挥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镇党委将一批群众信赖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每年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轮训,对软弱涣散村党支部进行整顿转化,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组织优势化为扶贫优势,组织活力变成攻坚动力。二是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人联系帮扶城乡贫困户3户,其它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帮扶城乡贫困户2户,干部和党员职工联系帮扶城乡贫困户各1户的结对帮扶机制,实现贫困户联系帮扶全覆盖。三是发展产业促进扶贫。大力发展湘中黑牛、黑山羊、大棚蔬菜、草莓、紫米等优势特色产业,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向扶贫户倾斜,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增长。四是兴办实事支持扶贫。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用于贫困村“水、电、路、气、房、环境”等项目建设,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五是集体经济助推扶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服务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与贫困户有效开展项目合作、劳务合作和公共服务。六是落实政策保障扶贫。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新农保、老年补贴、大病医疗救助、贫困助学等惠民政策,兜底保障丧失劳动能力、孤寡等特殊困难人群基本生活。七是党员示范带动扶贫。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动能力。八是凝聚力量合力扶贫。把党建目标任务与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将减贫任务完成、重大扶贫攻坚事项完成、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作为党建责任目标。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模式,广泛调动群团组织、工商联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把握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实质,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为建设幸福小康美丽石马山而不懈奋斗!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