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涟源市首届“十佳”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古塘乡牛埠村支部书记吴耀华
如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怀,那么吴耀华同志做到了;如果说一个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应该情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吴耀华同志也做到了。正因为如此,他多次被市、乡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带领的牛埠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乡“先进党支部”,2012年度,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吴耀华,男,1949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涟源市古塘乡牛埠村支部书记。64岁的他,本可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而64岁的他,却肩负党委政府的重托,群众的期盼,继续挑着全村飞速发展的担子。说起吴耀华,认识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支书,人老心不老,为民办事不含糊,在他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同心协力,积极在外引项目、拉资金,学习先进技术,鼓励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带领村民集体致富奔小康,得到了上下一致的赞叹声。
大刀阔斧,身先士卒,吹响全村经济发展的号子
牛埠村,位于具有“涟源青藏高原”之称的古塘乡东北部的山坳坳里,这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小山村,以前一直是公路不通,水路不畅,网络不达 ,连电话手机都是稀罕物。全村土地面积780亩,总人口621人,辖8个村民组,正式党员17人。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民过惯了穷日子、苦日子,不知如何改变日子,物质缺乏,精神贫乏,人民生活裹足不前。2000年,吴耀华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接下了全村经济发展沉甸甸的担子。
凝心聚力,团结是发展的基础。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吴耀华深深知道,班子团结是工作的基础。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村支两委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而班子的团结,关键看带头人。吴耀华讲原则、顾大局、弃私利,一心为牛卜村的发展谋划,真正坚持了“四议两公开”做法,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村支两委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他不断完善各种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使村支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改变思维,知识是发展的力量。“思路决定出路”。在他的努力下,2012年,有线网络通到了牛埠村,村民们惊叹着发现了差距。于是,他充分运用远教平台,组织全村党员、发展能手和群众集中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实用技术知识,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了解时事,掌握信息和技术,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广大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够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与时代保持一致。同时成立村级读书室,引进上千册农村实用技术书籍,鼓励村民阅读学习,为牛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
以理服人,和谐是发展的保障。为维护全村和谐稳定,吴耀华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学习农村政策、法律知识,特别是土地方面的政策,力争做个政策明白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他已经成了全村的公证人,群众有事都会咨询他。遇到矛盾纠纷,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而他,也总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政策为依据,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将矛盾消化于萌芽状态。几年来,他共化解土地纠纷20余起,其他矛盾纠纷30余起,全村无一上访事件发生。同时,他不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入开展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工作,制定为民服务承诺制,村民有困难、有需要,村干部义无反顾,全程代理办好。今年一年共为全村群众办理各种事务达300多件。
典型带动,先富带后富是发展的希望。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村支部书记这个“车头”,要想大力发展经济,必须鼓励有激情、有能力、有想法的一部分人先发展,群众才敢梦想致富,全村才有希望。因此,吴耀华多次组织召开村支两委、党员组长会议,鼓励村支两委、党员组长带好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在他的鼓励下,党员组长群众纷纷发展产业,玉竹、金秋梨、中药材、油桐、板栗、养猪、养鸡、绿茶,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改变全村贫穷落后的样子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他深谙这个道理。对于处在深山沟沟里的牛埠村来说,一无资源优势,二无人才优势,为了改变牛埠村穷山沟沟的命运,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勤学习、勤工作、勤汇报,争取领导关心,做了大量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为改变村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的境况,他集思广益,发动群众集资修路。可庞大的资金却是一个大难题。怎么办呢?为此,他带领村支两委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申请、汇报,请求给予援助。天晴下雨,总能看到他们不气馁、不放弃的身影。一次、二次、三次。。。。。。上级部门被他的诚心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2009年,通村公路顺利竣工,群众欢欣鼓舞。
2011年,涟源市人社局进驻村里开展扶贫工作。他利用这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村内经济,使牛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齐心协力修建了一栋260平方米、2层的村级办公楼,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方便了群众办事。二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修通3000多米组级公路,改善了行路难的问题。整治了280米河堤,硬化了1800多米水渠,让田土得到旱涝保收。尤其在今年旱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河堤、水渠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村支两委一班人开拓思维,寻求发展之路,在原来种植玉竹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大量种植油桐、白术、白芍、板栗,增加群众的收入。目前,板栗种植面积已经突破80余亩,收益明显。白术、白芍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绿茶基地已扩大至100余亩。四是大力鼓励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其中新发展养牛大户4户、养猪场2个,养鱼塘2个,同时,他聘请市、乡两级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里为种养殖户们上课,增强群众发家致富的本领。在今年的工作中,他同时鼓励计生家庭尽快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充分利用村内气候条件和荒山荒地多的优势,采取计生家庭优先承包村集体土地、免费为计生家庭提供技术服务、产品推销及对独生子女、两女户免费提供种苗等优惠措施,带领计划生育家庭开山种植经果林及特色养殖等。现在已发展形成了以独生子女户吴胜利为主的养猪基地、板栗基地、以吴孙良为主的玉竹基地、吴同登等为主的养牛基地、吴寿校等为主的绿茶基地,计生家庭在村内更发挥带头因素,成为了少生快富典型,也带动了更多的群众走向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无形中提升了村支两委的威信和计划生育的号召力。
廉洁从政,清白做人,树立清正廉明的竿子
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吴耀华在偏远山村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前提和基础,也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他深知村内经济来之不易,不得任意挥霍。为了将村内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他把每一笔收支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日清月结,每季公布,张贴在办公楼门前,实行财务公开,让村民监督。他给群众办事从不索取,只有尽量方便于人。为村民写证明、办证件从未收过一分一厘。他外出办事,舍不得公款吃一顿饭,抽一包烟,有时候宁愿饿着肚子回家吃。在今年的清欠工作中摔伤了手臂,为了节省医药费,他没有住院,在古塘卫生院进行了包扎便打着绑带回家继续工作了。为了节约开支,60多岁的他到乡政府办事从不用公款叫车,他有时候搭村民的顺风车,可最经常的是走十几公里山路,天寒地冻,从未退缩与埋怨,兢兢业业为牛埠村的人民群众服务。牛埠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自己却仍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一栋老红砖房中,其他村干部看着又心疼又钦佩,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效仿。村里账目一清二楚,一直受称赞。
吴耀华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亲民爱民,求真务实,艰苦朴素,清正廉明,事事为群众着想,凡事让群众得益。十多年来的默默付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今的牛埠村,乡风文明,村内民主,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制度健全,和谐稳定,村民收入日渐增高,群众脸上喜气盈盈,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好景象。而支部书记吴耀华,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牛埠村百亩药场建设而忘我筹备着。
来源:市委组织部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