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骥伏枥献余生

作者:肖星群 廖鹤松 编辑:石成 2016-08-08 09:25:59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1日上午,是杨市镇孙水河社区74岁退休老党员刘薛樑出殡的日子,七里八乡的乡亲自发赶来送刘老最后一程,人们都禁不住叹息:真是一位好人呀,怎么就走了呢?

  7月26日,“编外交警”刘薛樑穿着他最爱的没有肩章、袖章的制服安详地离开了。从此,杨市镇三角坪繁忙的车流人流中,少了一个穿插忙碌疏导交通的瘦小身影;杨市镇和孙水河社区痛失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今年七月,刘老入选我市“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可他没有等到评选结果就走了。“虽然评选结果还没出来,但刘老就是我们心中最实在的好人。”杨市镇党委委员邓缤鹏动情地说。

  六年风雨无阻义务疏导交通

  杨市镇是我市南部商业交通重镇,流行着“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绿绿杨家滩”的民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杨市镇城区和全国许多小城镇一样,由于规划建设的滞后,城区交通容易堵塞。2011年1月,时年69岁、从中铁四局退休回到老家孙水河社区的刘薛樑,看到街上,尤其是三角坪地段拥堵严重,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当起了义务交通疏导员,一干就是6年,一直干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老刚来到这里劝导时,不少司机不理解,呵斥他吃饱了没事做,一把年纪了还出来‘管闲事’。”三角坪地段商铺林立,开店十多年的家和批发部店主曾家和,回忆起刘薛樑初来劝导时的情景:遇到冷言冷语和白眼时,刘老总是笑脸相迎、好言好语劝导。慢慢地,刘老的行为被大多数人理解和尊重,交通秩序日见好转。刘老也成了“名人”,一些想随意停放车辆的司机看到他的身影,会立即把车辆移开,保证街道畅通。

  “一年365天,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下雪,我家老伴只要爬得起,都会去三角坪,我拗不过他。”刘薛樑的老伴有时听到邻居的冷言冷语,劝老伴在家里享清福。刘老总以“我是共产党员,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回答她。

  刘薛樑把交通劝导当成了他的第二份工作,他有按时作息的习惯,上午8点前准时“到岗”。2015年“劳动节”那天,刘老起床晚了点,眼看要“迟到了”,想着节日里镇区车辆、人流更多,从家里出来走急了点,在下坡处重重地摔了一跤,头上肿起了一个鸡蛋大的包,在娄底中心医院花了1000多元钱才治好。三天后回到家里,刘老顾不得休养,又马上“上岗”。为了让刘薛樑“执勤”起来更加方便,2015年上半年,杨市镇政府给刘老申请了一套没有肩章和袖章的交警制服。穿上制服劝导,刘老感觉底气更加足了,这身制服也就成了老人的最爱。

  “党是春雨我是苗,永远跟党走”

  刘薛樑在中铁四局工作时,做过炊事员,后来在党的培养下,担任安检巡轨员,1993年入党后,他更加时时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退休后,“自找的”每天七八个小时的交通劝导工作“累”不倒刘薛樑这个热心公益事业的老人。他晚上还教社区留守儿童拉二胡,讲有益学习、成长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刘薛樑10岁的小孙女刘思媛说:“爷爷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人,我要向爷爷学习,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刘老微薄的退休工资总有一大部分用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碰到流浪者,刘老总是要带他们吃一顿饱的,再给他们回家的车费。还时不时花钱给小朋友们买有益的书籍……对于一些认为他是拿了工资,才如此卖力地干交通劝导工作的议论,刘薛樑总是正色道:“党给了我一份退休工资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本职。”刘老曾在他的笔记中写道:忠诚就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保持了忠诚,关键时候才能靠得住。刘薛樑的一颗红心,从他简陋的房屋里挂着的他自己书写的对联可以看出:“党是春雨我是苗,甘露滋润我心田”、“党的宗旨,至高无上,永远跟党走”……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今年6月19日,不时感觉腹部剧痛的刘薛樑在家人的软磨硬泡下,来到长沙湘雅医院做了医学检查,被查出患了原发性肝癌。这一记“晴天霹雳”,没有击垮这个坚强的老人。在位于杨市镇境内的涟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刘老总是想再回到“工作岗位”上。孙水河社区支部书记谢光辉在三角坪两三天没看到刘老的身影,便打电话问候刘老,刘老轻描淡写地说,感冒了,过几天就没事了。今年六月下旬,娄底电视台记者慕名采访到了刘老,当时刘老正冒着酷暑在街上疏导交通,那时他已经是癌症晚期了,但他没有把这一情况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只一味和记者说要如何创造条件,服务群众。

  6月30日,杨市镇党委去慰问刘老时,刘老艰难地从床上爬了起来,想证明自己还能“上岗”。7月上旬,病情稍微好转后,刘老忍着疼痛仍然坚持了两天的交通劝导。只是这两天,熟悉刘老的人看到他走路都有点吃力了。重病弥留之际,刘薛樑没有向老伴交代后事,只是对老伴说:“等我好起来,我就去‘执勤’,如果我走了,装殓时,你们要给我穿上那身交警衣服。”

  “每次家族会议,刘老总是要我们心胸宽广,不要只为自己着想,要多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做好了榜样,子孙后代就会学我们的样。”回忆起刘老苦口婆心劝导族人的情景,长辈刘中克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刘薛樑老人的无私付出,感动和带动了不少身边的人。66岁的肖作龙和刘申三两位老党员于年初加入到了刘薛樑老人的劝导队伍,帮衬着做些疏导交通工作。如今,刘老走了,他们决心接下这根“接力棒”,并且发动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更好地做好杨市镇的交通、卫生工作,让刘老的身影和精神永远“矗立”在三角坪,“矗立”在杨市人民心中。

作者:肖星群 廖鹤松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